我市部分渔农村地区,不少公厕设施简陋陈旧,运维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。一座干净整洁、设施完备的渔农村公厕是许多居民共同的期待。如今,这个期待就要“变现”了,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,近期我市出台《舟山市全面推进渔农村公共厕所服务大提升行动方案》(以下称《行动方案》),计划今年全面拆除改造露天粪缸(池)、旱厕和简易棚厕,建成省级星级公厕60座,公厕基础设施设备等服务再升级。 星级公厕成美景 简易公厕升级改造 定海马岙村“一见棕情”停车场内有一处仿古建筑,屋顶铺盖仿生稻草,外墙画有精美竹子、椰树风景壁画,建筑四周环绕着植被和装饰石头,看上去非常漂亮。 然而,很少有人能想到这样一座造型别致的“茅草屋”竟然是一座公厕。它不仅有着漂亮的外观,内部设施也较为齐全:第三卫生间内有无障碍设施、婴儿护理台和婴儿安全椅;洗手池配有感应水龙头;每个厕位有厕纸箱和衣帽钩等便民设施。 “这外墙的壁画是我们村民自己画的,好看吧!”马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林嵩介绍,这座公厕作为“一见棕情”停车场以及附近景区的配套设施,于2018年建设,按国家级旅游公厕三星级标准打造,为附近居民和游客提供舒适的如厕环境。 “前几年,我们街道没几座公厕,且多为简易公厕,设施简陋环境脏乱。”林嵩说,街道自2017年开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来,新建、改造了一批公厕,将原有简易公厕统一升级改造,增设无障碍设施,老旧马桶换新,污水纳管,同时在菜场、广场等人流密集区新建公厕,目前街道辖区已有十余座公厕,满足了居民日常生活需求。 设施设备服务再提升 推广“所长制” 根据《行动方案》,此次渔农村公厕服务大提升主要从便利化、智慧化、人性化、特色化、规范化展开,明确了优化规划布局、加快提档升级、推广公厕“所长制”等六方面主要任务。 其中,行动将摸排全市渔农村公厕数量,实行“一厕一档”,制定渔农村公厕建设、改造、提标计划,服务人口宜按每600人设置一座,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。 渔农村公厕还将在设施设备、外观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提档。根据实际条件增设残疾人厕位、第三卫生间、无障碍设施等,逐步推进厕纸、衣帽钩、置婴台、手机架、充电插座、无线网络等设施配置。公厕的外观、造型与村庄环境、周边景色相协调,突出地域特色。 硬件提升的同时软件也跟上步伐,渔农村公厕将推广“所长制”,按照属地管理、包干负责原则,明确渔农村公厕县乡村三级所长制,形成“三级联动、紧密配合”的所长任职体系。我市还将探索推动全市渔农村公厕电子一张图,逐步实现寻厕一键搜,精准导航。 根据提升计划,到今年底实现全市渔农村露天粪缸(池)、旱厕和简易棚厕全面拆除改造,每个行政村规范化渔农村公厕全覆盖,公厕“所长制”全覆盖,厕所污水全部得到有效处理,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,建成省级星级公厕60座,其中省级示范公厕12座。到2022年前,3A级景区村庄、历史文化(传统)村落重点村,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实现每村省级星级公厕全覆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