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场经营户谈创城:眼看它换新颜展新姿 我们的创城劲头更足了
“创城以来,菜场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。”说起自己所在的定海西园菜场,水产经营户孙峰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自豪。
在西园菜场摆摊16年,他说从未有像现在这么有归属感。“菜场像自己家里一样清爽,我们看着舒服,购买者的心情也不会差。”眼看着它“脱胎换骨”,换新颜、展新姿,经营户创城的热情就更高了。
农贸市场是城市文明的“窗口”。随着创城的不断深入,我市的“菜场革命”也如火如荼,无论是城市还是渔农村菜场,无论是外在颜值还是管理机制,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毛遂自荐,经营户成“编外管理员”
昨天上午10时左右,定海西园菜场内人流量渐少。别着“文明劝导员”红袖章的孙峰像往常一样行走在各个摊位间。螃蟹摊位前,一位男士嘴里叼着一根没点着的烟,孙峰立马上前劝说:“即便是没点着,也不要含在嘴里,最好收起来。”
创城开始,孙峰便毛遂自荐成了市场里的“编外管理员”,市场管理员干的活他抢着干,想办法解决难题。
去年9月西园菜场经过改造,顶棚、摊位、立面等全部焕然一新,改造提升后,硬件设施全面提档升级,菜场的内部管理也动了真格。孙峰肩头的“责任”就更大了。市场门口有一块水泥地裸露了,他找来水泥补起来;屋顶上的蜘蛛网清理不干净,他找来长竹竿绑上毛巾,帮忙清理;男厕所有扶手损坏,他第一时间找人来修理……对创城的细节,他总是抓得很牢。“创城,不是光靠市场管理员的管理就能见效的,我们经营户也得参与其中。”对创城,孙峰从来认知清晰。
像家一样呵护,让消费者宾至如归
经营户对创城的态度改变,是孙峰最有感触的。“刚开始时,很多经营户都多多少少有些抵触心理,不愿意配合市场管理员的工作。”每每此时,为了不引起矛盾争吵,孙峰就成了菜场里的“和事佬”。
渐渐地,看着管理人员的付出,经营户们也开始由“被动”变为了“主动”。趁着人少的空隙,只见几个蔬菜经营户忙着清理摊位上的货品,重新摆放顾客挑拣过后耷拉在摊位外的货物,将一个个西红柿像列兵一样排整齐,将摊位前顾客摘下的菜叶清理掉。
在每个水产品摊位上,经营户都准备了一包纸巾。看着顾客挑完鱼,便眼疾手快递上纸巾。擦完后的纸巾,也不允许随地乱丢,随手接过来扔进摊位里的垃圾桶。
“以前经营户,包括我们自己,对摊位上的卫生从来没这么重视,常常三四天、一个星期才会清理一次。现在每天上午6时半开市,我们6时25分之前必须理好货,摊位前不能有垃圾,货品不能超出界限,摊位里面也要打扫干净,这似乎已经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。”孙峰说,“现在经营户把菜场当自己家一样呵护,让消费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。”
文明习惯蔚然成风,老百姓获得感满满
地上掉落一片菜叶,立马有人主动拾起;摊位边沿沾染水渍,经营户第一时间用布擦拭;被顾客挑过的物品,哪怕是带鱼尾巴超出了摊位,都要第一时间整理起来……
尽管经过一上午的人来人往,市场内的地面依然干净如初,活鲜区、冰鲜区、蔬菜区,以往湿漉漉的地面,现在变得洁净干爽,各个摊位上货品摆放整齐,摊位立面簇新,摊主们笑脸迎客。孙峰说,不仅经营户也像他一样主动参与创城,前来买菜的消费者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。“菜场内禁止吸烟,很多市民都会在外面吸烟区吸完再进来;不准带宠物,现在也很少发现有市民带进来,即便有,我们上前劝说时,也会主动配合。”孙峰说。
创城,让文明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传导,促进文明素养的提升和文明习惯的蔚然成风。也让西园这个曾经一直逃不出“末位”的市场,如今在全市农贸市场排名中总能名列前茅。
“农贸市场的改变,老百姓也获得感满满。这是民生工程,更是民心工程。”孙峰不由感慨。
|